您好,欢迎来到仪器交易网!手机版|本站服务|添加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仪器交易网 >资讯 > 技术资讯 > 高反射率薄膜成观测宏观物体量子效应候选者

高反射率薄膜成观测宏观物体量子效应候选者

时间:2016-06-13 点击数:1078

【导读】观测宏观物体的量子效应是物理学一大热点,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有了新进展,他们创造了一种高反射率的薄膜,肉眼可见,并且可以在室温下振动而几乎没有能损。这种薄膜将成为观测宏观物体量子效应的有力候选者。


    像电子和原子那样微小的物体,它们的行为遵循量子力学,有着叠加态、纠缠和隐形传输等量子效应。宏观物体(比如咖啡杯)能否表现出这种量子行为,是现代科学最为有趣的问题之一。而在观测室温宏观物体量子效应这一领域,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有了新进展。他们创造了一种高反射率的薄膜,肉眼可见,并且可以在室温下振动而几乎没有能损。这种薄膜将成为观测宏观物体量子效应的有力候选者。该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相关结果。
    “想象你推了一把操场上的秋千。现在再想象下,你的这一推可以让秋千不停歇地摇十年。我们在硅片上创造了一个类似的毫米尺度的秋千。”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科维理纳米科学研究所的SimonGr?blacher教授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硅片上沉积了超薄的陶瓷膜。这样,我们可以在毫米尺度的附着薄膜上创造出百万磅/平方英寸的拉伸应力,这相当于10000倍的汽车轮胎压强,而这薄膜的厚度只相当于DNA宽度的8倍多一点”,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RichardNorte解释道,“它们存储的巨大能量和超薄的几何尺度,意味着这些薄膜能够在时间极长的振动过程中只损失非常小的能量。”
    为了用激光有效地监测薄膜的振动,这些薄膜需要有极高的反射率。而对于如此薄的结构,要想实现这点,就要通过在薄膜上刻蚀微观纹路来制作一种超材料(meta-material)。“我们实际上做出了最薄的镜子,它有着超过99%的反射率。事实上,这些薄膜是世界上在室温下最好的压力传感器,它们灵敏到足以测量两个相距100千米的人之间的引力,”RichardNorte表示。
    “高反射率再加上极端绝热,薄膜的这些特性使得我们第一次可以克服在室温下探测宏观物体量子效应的障碍,”Gr?blacher说。因为即使非常小的振动也足以加热和破坏宏观物体脆弱的量子特性(这个过程称为退相干),所以研究者依赖低温实验系统来冷却他们的量子设备,并隔绝来自周围环境的热量。对物理学家而言,如何创造一种在常温下能够抵御退相干的量子振荡器,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壮举。
    从基本理论的角度来看,这十分有趣。量子力学最诡异的预言之一是物体能够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这样的量子“叠加态”现在已经在电子或原子这样极小的层面上被证实,我们现在知道量子理论完美地适用于这个尺度。
    但是量子力学也告诉我们,类似的规则对于宏观物体也应该适用:一个咖啡杯可以同时在桌上和洗碗机里,或者薛定谔的猫可以处在既死又活的量子叠加态上。而咖啡杯既干净又满是污垢,猫既死又活,这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情景。在实验中证明一只猫在室温下既死又活仍然是量子力学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项研究的进展或许使得我们最终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尺度和温度下观测到“量子猫”。

上一篇: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利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下一篇:科技部正式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交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交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交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