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中国国内围绕转基因作物出现了广泛争论。作为世界上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美国老百姓到底是怎么看待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1月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57%的美国普通民众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只有37%认为安全。而2001年美国食品政策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是58%支持转基因食品,37%不支持。

“不标识”政策:加剧广大民众恐惧

转基因技术:商业巨头说了算
1994年,美国开始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20年来,其种植面积已占所有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其中,玉米、大豆、棉花的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0%左右。除番木瓜和西葫芦这两种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相对较小的作物外,其它作物具有一致的显著特点——均可大面积种植,形成较大的商业利润。
一些公司抓住转基因育种这一新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突破,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美国政府部门和大学等公共机构受制于资金不足,在转基因农业的研究上落后于私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获得研究资金,有时不得不接受企业提供的资金、受其委托进行指定的研究项目,最终使企业受益。在美国用生物技术创造出的新农作物品种中,只有大约1/4是大学等公共资金支持机构研究出来的,其他都被私人公司注册了专利,而且主要集中在5大公司手中。因此,事实上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种植领域得到充分应用,现有大部分应用局限于抗除草剂和抗虫的农作物。
“危害健康”:老百姓“宁可信其有”
美国反转基因人士和普通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业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对转基因食品和其它农产品引起健康问题、对转基因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担忧,以及对与之相关的大企业垄断市场、操纵政府监管体系、立法机构和媒体等的强烈不满。至今尚未有充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但消费者对此仍存在疑虑,对危害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传播上,科学家的解释也往往让人误解。比如,培育转基因夏威夷番木瓜的植物病理学家丹尼斯·刚撒尔夫斯称,转基因番木瓜对人体不会有危害,“因为是利用了病原体介导抗性原理,采用的是病毒的一个弱株系,存在RNA干扰。” 一般人哪能听懂?记住的恐怕只有“病毒”这个词。
1994年,美国开始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20年来,其种植面积已占所有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其中,玉米、大豆、棉花的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0%左右。除番木瓜和西葫芦这两种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相对较小的作物外,其它作物具有一致的显著特点——均可大面积种植,形成较大的商业利润。
一些公司抓住转基因育种这一新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突破,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美国政府部门和大学等公共机构受制于资金不足,在转基因农业的研究上落后于私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获得研究资金,有时不得不接受企业提供的资金、受其委托进行指定的研究项目,最终使企业受益。在美国用生物技术创造出的新农作物品种中,只有大约1/4是大学等公共资金支持机构研究出来的,其他都被私人公司注册了专利,而且主要集中在5大公司手中。因此,事实上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种植领域得到充分应用,现有大部分应用局限于抗除草剂和抗虫的农作物。
“危害健康”:老百姓“宁可信其有”
美国反转基因人士和普通消费者对转基因农业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对转基因食品和其它农产品引起健康问题、对转基因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担忧,以及对与之相关的大企业垄断市场、操纵政府监管体系、立法机构和媒体等的强烈不满。至今尚未有充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但消费者对此仍存在疑虑,对危害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传播上,科学家的解释也往往让人误解。比如,培育转基因夏威夷番木瓜的植物病理学家丹尼斯·刚撒尔夫斯称,转基因番木瓜对人体不会有危害,“因为是利用了病原体介导抗性原理,采用的是病毒的一个弱株系,存在RNA干扰。” 一般人哪能听懂?记住的恐怕只有“病毒”这个词。
利益之争:有机食品企业妖魔化转基因食品
很多美国人并不清楚转基因的确切含义和科学道理,但是转基因已经在很多民众的印象中被“妖魔化”。在希洛的农贸市场,买番木瓜的中年消费者阿拉尼说自己买的番木瓜出产自一个他知道的农场,所以很放心。摊位上标明了所售的是转基因品种“彩虹”番木瓜,但他却认为“这不是转基因的,因为他们不喷农药。”阿拉尼明显混淆了“非转基因”和“有机”等概念。加利福尼亚大学种子生物科技中心主任肯特·布拉德福德等认为,有机食品企业正在利用人们对转基因农业的盲区、利用人们对Bt杀虫蛋白和病毒的恐惧,塑造对有机食品工业有利的市场氛围,以增加自身盈利。美国有机食品市场连续十几年呈两位数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增加。
“不标识”政策:加剧广大民众恐惧
2016年7月,只有62.6万人口的小州弗蒙特将开始施行转基因食品标识法案。而在此之前,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完全处于“隐形”状态——消费者吃了也不知道,想不吃也很难避免。这引起很多消费者的不满。在有五六万种食品的沃尔玛连锁超市,找不到任何标明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一些超市经营者告诉笔者“转基因食品的名声已经坏掉了”、“因为很多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很在意,所以不仅生产者不愿意主动标识转基因食品,我们也不会卖的。”而这种对转基因食品“不标识”的做法,加深了美国民众对转基因的恐惧心理。他们相信,隐瞒信息、不敢标明一定是因为有问题。
上一篇:天津市加强放心菜农药残留检测